第93章 【千禧年天才艺术家】(5/5)
《零下一度》是第二年销冠,但销售好几年之后的数据也只有203万册和110万册。尽管单行本和杂志不是一回事,可销量终归能体现很大问题,央视说《最强音》是现象级,并非夸张,而是确实做到了掀起一股热潮。
当然,销量爆炸也好,中学生作家也罢,统统都是铺垫,正戏在后面。
“……方星河以其独特冷峻的视角、极具张力的叙事和严肃悲怆的文字,对家庭、学校、社会、世界进行独属于新时代青少年的深刻反思,批判了个人主义泛滥的虚伪自由,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发出强而有力的质问——
当自由成为去责任化的借口和理由,当社会各界均有文化流氓以自由为枪,强行要求不受控制的权力空间,当兽性显化出来的重重欲念压倒责任、道德、自爱与爱人意识,我们的社会将在混乱中坍塌向哪一片黑暗?人性的光辉又该如何在霸权中照亮文明?
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。”
措辞没有体现出特别的针对性,但是,“文化流氓”四个字一出,本就岌岌可危的公知派顿时被彻底打散了。
必须得强调,他们不是完全放弃了反抗,这年月的公知离谱得很,压根不存在能让他们完全闭嘴的力量。
但是,最起码这一次,他们是只能被按在地上摩擦了。
一时间,批评和嘲笑13丑的声音倍数翻涌,舆论甚至急剧扩散,从媒体人要求的言论自由,一路横推至方星河文中提及的所有为权力解绑的泛化自由。
至此,方星河明显到了另一个level。
你可以说他是青少年作家,也可以夸他是文学天才,但是都不能准确描述他的特殊性。
然后仍然是吉省日报,提出了一个特别有开创性的提法——千禧年天才艺术家。
不加“千禧年”三个字,多少有些吹得太肉麻。
加上之后,就变得特别应景,特别带劲,也特别能够服众。
至于为什么是艺术家而不是文学家,吉省日报振振有词:我们小方能文能武,凭什么要被约束在文学家的框框里?但实情是……方星河现在够不着文学家。
没有长篇巨著,单单靠写文章,至少得有10篇以上的《性》才够得上标准,韩涵在博客写了那么多杂文,谁夸他是文学家了?方星河也一样,现在硬上“文学家”头衔,徒惹人笑。
吉省日报的鸡贼程度,堪比土匪谢戎。
他们这么一限定,别人想抢抢不动,想骂骂不赢,【千禧年天才艺术家】的名号就死死焊在了方星河的头上。
但是,你方哥并不快乐。
别怂啊你们?
喂,醒醒,起来干活!干不了,一点都干不了,我们要罢工!其实难防系仍然在组织微弱的抵抗,搁那儿胡搅蛮缠转移话题,但是没人搭理方星河了,也不批评也不谩骂,就当没有这个人存在。
难防报业那么多份报刊,再加上同一立场的资媒,上千万份的销量,找不到十个“方星河”字眼。
这怎么行?水军头子叹了口气,恹恹的发了条短信出去:“开始行动吧。”
山不来就我,我就去搬山。
搞事情,哥们儿是最专业的~~~************被打回重写了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