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六六小说网

六六小说网 > 女生小说 > 世家子弟考科举 > 120-130

底色 字色 字号

120-130(7/34)

会稳重些。生意不好做,阿盛早点回来跟在我身边做买卖,趁着我还做得动,多看着他几年。”

    赵丰年愁眉不展,宁毓承沉吟了下,问道:“三爷的白蜡,销得如何了?”

    养白蜡虫的村子比以前多了,今年秋天的白蜡收成多了些,夏夫人的铺子卖不完,除去分给赵丰年他们售卖,另外多分给了马老太爷,陆家的铺子。

    到了年底,过年时的白蜡销量,本来该

    上涨,今年却平平,甚至有下降的趋势。

    赵丰年苦着脸道:“大户人家还是有钱,往年买多少白蜡,今年也差不多。往年普通人家多少也会买一些,今年普通人家舍不得买白蜡了,点了便宜的油灯。大户人家毕竟少,还是得靠普通人家这些客人。往外州府售卖,往年打了好些年交道,可靠的老客户,先前都写信向我诉苦,称今年买卖不好做,手上砸了一堆的货,白蜡也砸在了手上,还有近七成的货没出去。”

    覆巢之下无完卵,在时局滚滚的洪流中,谁都无法幸免。

    官绅当然屹立不倒,普通寻常的百姓,却逃不过。就算一粒沙落在他们身上,就是一座大山。

    通百姓开始节衣缩食,也是进项少了。铺子买卖难做,会减少雇佣的伙计。

    反之而来的是,百姓日常所需的粮食,柴米油盐的价钱,都在悄然上涨。

    这是必然,因为这些皆是人活着的必须品。寻常百姓因着说不出的恐慌,会将必要的花销砍掉,转而只为了生存所需。

    而粮食与柴米油盐,产量始终固定,只在灾荒与丰年之间,会出现起伏波动。

    朝廷的常平仓也发挥不出太大的作用,粮食始终短缺,放的那点粮食,只能暂时平粜粮价。

    粮食放完吃完之后,该涨还是涨。商贸的繁荣,跟不上物价的上涨。最终百姓手上的钱,变得越来越不值钱,十有八。九人家的那点积蓄,都被掏空了。

    “慢慢放着吧,总能卖完。”赵丰年叹着道。

    宁毓承也安慰道:“白蜡是消耗的货物,又不会放坏,三爷是无需犯愁。”

    赵丰年点点头,失神望着晃动的灯盏。片刻后,他看向宁毓承,问道:“七郎,以后的年成,会变好么?”

    宁毓承迎着赵丰年的视线,不假思索,坚定地答道:“会变好,肯定会变好!”

    首先,变好的是宁氏。

    年后开了衙,江州府开始了春耕,夏恪庵去了田中巡视。

    这天他连脚上的泥都没来得及刮,拿着一封信冲到了明明堂。他一会儿嫉妒,一会儿高兴,神色看上去十分复杂。

    宁毓承本来在上学,被夏恪庵喊出课室,觑着夏恪庵的反应,疑惑地打开了信。

    来信之人是夏恪庵的岳父,他在信中称,元丰帝有意让宁悟明任门下侍郎,为参知政事,实为副相。

    夏恪庵仰头望着天,再看向宁毓承,心头滋味万千,慢吞吞道:“入政事堂为相了啊!他生了你这个好儿子,将功劳都给了他。你是我的儿子该多好,我就可以靠着你入朝拜相了!”

    宁毓承哈哈笑起来,他扬了扬信,朝夏恪庵挤眼,道:“舅父,你想错了。有了亲爹宁相的庇护,才能放开手脚做我想做的事!”

    第123章 ……

    约莫一个月后,在春花烂漫时节,宁悟明升任中书侍郎之事,由朝廷邸报正式公布,宁府再次宾客盈门。

    崔老夫人无需人的巴结奉承,也不喜交际,除去自家亲朋在一起吃场酒,不打算庆贺。

    瘟疫造成的阴影犹在,宁府出钱出力,库房钱袋都空了大半。烈火油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不放手不还手 炮灰十世的苦命 江明月的七日冒险 我是小道士 入梦即醒 诸天万界之仙魔至尊 霓鸾 快穿之大佬竟是我自己 我的假想敌是赵匡胤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