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-110(8/31)
府衙门中,已是许久不曾有过的事了。“看上去,新知府是个能做实事的官。”
“别的不提,就冲他这几句话,就已经足够了。呵呵放在以前,以前谁管你
如何想。平民百姓无权无势,哪怕你闹翻了天,官老爷们能多看你一眼,就是你祖上积了德。”
“是阿,哪怕是虚假的面子情,夏知府已经够平易近人。”
议论声传到贺道年耳里,他内心惴惴不安,面上极力维持着镇静,负在身后的手,指头都快白得断了血色。
马先生一直关注着贺道年,见其脸色,就知道他已开始变得慌乱。
“尚书。”马先生轻轻拉了下贺道年的衣袖,将“尚书”这个称呼加重了几分。
听到马先生的称呼,贺道年反应过来,缓缓放下了心。
他是尚书,官至朝廷一品大员,就是一把火烧了府衙,不过被罚俸,责其修葺好了事!
夏恪庵神色迟疑,皱眉道:“我初到江州府,尚未进过后衙。只在白日我进城时,发生了一件怪异之事。我曾在离城十里左右的官道上,遇到了行迹可疑的一群人,我上前询问,马车上的人如何都不肯答话。这件事并非我杜撰,当时的路都堵了,应当有许多人瞧见,你们去随便打听一下便能知晓。”
白日夏恪庵进城之事,的确有人遇到,知情者跟周围人比划着说了起来,证实他所言非虚。
夏恪庵道:“我怀疑,有人会针对我。不过,这都未经证实,我只随口一说。”
“是贺氏的马车,车上的徽记写着呢。”
“莫非是对夏知府不满,放了火烧后衙,不让夏知府住进去?”
“哎呀别乱说,夏知府都说未经证实,只是猜测了。”
要真觉着未经证实不能乱说,夏恪庵就不该说出来!
贺道年不知白日贺禄出门之事,马先生却知道。贴身小厮问了一圈回来,得知贺禄出门遇到宁氏夏氏一行,当时未发生冲突纠葛,马先生忙着安排后衙之事,先没管此事。
夏恪庵看上去正气凛然,属实胡话连篇!偏生好坏都被他说了去,贺道年咬碎了牙,和血硬吞了下肚。
“不管如何,先去看究竟是如何起火。朗朗乾坤,皓月之下,事无不能对人言。”
夏恪庵再次铿锵有力说了遍,“起火缘由,必须要差个水落石出,查,必须查,还要当着众人的面查!后衙地方狭窄,高捕头,你选几个平时宽厚,正派的乡贤一并进去,让他们在旁边督促,将查到的任何情况,首先向众人告知。你们且放心,陛下隆恩,让本官前来江州府,定不负陛下所托,徇私舞弊!”
高捕头自先前被夏恪庵喊住,就知道今晚之事不能善了。他一头一脸的水灰,低头耷脑恨不能钻进灰中去,再次被夏恪庵点了名,心一横,只能站出来,从人群中喊了几个在江州府赫赫有名的人。
马老太爷赵丰年赫然在列,贺道年一看到他们,顿时就觉着不好,
这几家与宁氏大张旗鼓签了契书准备做买卖,他们肯定会向着夏恪庵。只贺道年无法阻拦,要是他拦着,本就被怀疑的他,自己跳出来将放火之事坐实了!
赵丰年搀扶着马老太爷,随着夏恪庵贺道年等一起向后衙走去,他左顾右盼,小声道:“老太爷,端看今晚的情形,这火烧得的确古怪。”
“夏知府不是说了,事无不可对人言,要当着众人的面查,给大家一个交代。”马老太爷说得气定神闲,一副了然于心的样子。
“徐先生也来了,他没跟着前去。”赵丰年想了下,嘿嘿笑了声,“那个姓马的,一副聪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