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-100(2/30)
周氏见状,歉意地对宁毓瑛他们道:“九郎淘气,平时最黏二叔。我去看看。”
宁毓瑛默默点了点头,周氏走到黄姨娘身边,低声说了几句。黄姨娘咬了咬唇,与她一起走了回来。边走,她边不舍回头张望。
宁毓瑶一动不动站在那里,望着人群的方向。宁毓承看了看,轻轻扯了扯她的双丫髻,她这次没蒙住头,只是仰头看了过来。
宁毓承迎着她眼里的茫然,道:“阿瑶再等一等,我们很快就回府去了。”
宁毓瑶嗯了声,转回头,继续看向人群。贺道年率着官员们终于散开,宁悟明手上抱着宁九郎,大步走了过来。
宁毓承这时才看清宁悟明,高瘦,长得与崔老夫人有五六分相似,温润文秀,穿着一身本白宽大孝服,随着他的走动,袍角翻飞,看上去颇为不羁。
世人讲究抱孙不抱子,宁悟明并不避讳,在众人面前抱着宁九郎。他要么是生性洒脱,不在意世俗规矩,要么是实在疼爱宁九郎,胜过了世俗规矩。
宁悟明已经超他们姐弟三人看了过来,目光从宁毓瑛身上,到宁毓瑶,最后落到宁毓承身上。
像是许多离别许久的亲人一样,宁悟明的眼神很是温和,又带着些许的陌生。
三姐弟上前见礼,宁悟明抬手叫了起。他声音带着几分沙哑,不知是感慨,还是赶路辛苦,只听他道:“都长大了。”
宁九郎依偎在宁悟明的怀里,咬着手指看着他们。宁毓瑶懊恼不已,撅着嘴背过宁悟明,对宁毓承不满嘀咕道:“七哥,他在阿爹怀里,我们倒给他见礼了!”
宁毓承小声道:“阿瑶,外面热,你与二姐姐上车去,我们回去了。”
宁毓瑶懂事不少,她知道在外面不能吵闹,心中再不舒服,还是乖巧跟着宁毓瑛上了车。宁毓华走上前,拉过宁毓承比了比,拍了拍他的肩膀,道:“小七快与我一样高了。走,你的马车你还是骡车啊,我坐你的车回去。”
骡车停在靠后,宁毓承走过去时,宁悟明搂着宁九郎,正站在那里看来看去。见到他们走来,目露好奇道:“听说你骑驴上学,坐骡车,还真是这般。”
宁毓承还未说话,宁毓华就抢着道:“二叔,我何时骗过你。小七一向如此简朴。”
宁悟明也没多说,抱着宁九郎上了马车。那边,宁悟昭与宁毓澜宁毓衡说过话,父子几人也上车离开。
仆从们在忙着搬行囊,宁毓华过问了几句,与宁毓承最后上了车。骡车终于前行,离官船靠岸,已经过了近半个时辰。
坐进车,宁毓华终于长长呼出口气,无力靠在椅背上,手撑着额头,难过地道:“小七,我迄今还不敢相信,祖父已经没了。”
“我也没想到。大哥,生老病死莫过如此,大哥要节哀。”宁毓承道。
“离得远,连守灵都做不到。”宁毓华神色悲戚,道:“阿爹哭了好几场,称他不孝,没能送祖父最后一程。”
天气炎热,遗骸放不住,宁礼坤早在大半个月前下葬。宁悟昭他们回来,也只能去坟前上香磕头。
宁毓承并不多劝,生离死别,情深缘浅,只待时光冲淡一切。
“三叔他如何了?”宁毓华独自伤怀片刻,问道:“在京城我也听到了些风言风语,三叔被朝臣弹劾,说是不孝。二叔也受到了连累,称二叔不配掌礼部。”
“三叔在荼蘼院修养。祖父去世之后,他到祖父灵前磕过头,守了一夜的灵。后来他回了荼蘼院,没有再出来。”宁毓承道。
宁毓华顿了下,立刻问道:“祖父真是被三叔气得中了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