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六六小说网

六六小说网 > 都市言情 > 红楼之扶摇河山 > 第644章 状元因何名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644章 状元因何名(2/5)

不会自蹈风险。

    他们都是老谋持重之人,绝不会在此事上,给人留下话题,更不会给上千落第举子找到攻讦借口。

    而事实是王士伦、陈默正如嘉昭帝所想,处理谨慎,不敢私心,增补十人,直接按会试评卷排名序列增补,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。

    而会试评卷排名记录,在贡院案牍库和礼部文牍之中,都是有据可查,半点都做不得假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嘉昭帝说道:“除二甲、三甲排名,以及增补榜单人选之外,殿试榜单点选最要紧之事,便是一甲三人之选。

    一甲三人是天下士子之望,朝廷科举抡才的脸面,除了要举业文章出众,更要彰显朝廷唯才是举,贵庶无别,公允公正之意。

    朕原先得陈默举荐,杭州府考生林兆和,解元之身,出身平易之门,举业才华几可媲美会元贾琮。

    朕再观其殿试文章开敞雄劲,一时之选,遂点为头名状元。

    但会试舞弊案事发,林兆和因与主犯吴梁关系匪浅,涉嫌科场舞弊,缉拿入推事院、大理寺审讯。

    此事沸沸扬扬,朝野皆知,虽经大理寺审讯,林兆和已脱罪,然名声已污损,难负大魁天下之望。

    状元人选需重新点选,一甲三名也需增补一人。

    林兆和降为二甲中流之后,不入翰林之列,偃旗息鼓,以免掀起朝野非议。

    关于一甲人选,状元点选之法,各位卿家何言上奏?”

    在场的王士伦、陈默、郭佑昌等都曾是举业骄子,自然将进士之荣看得极重。

    他们都知林兆和被点为状元,赢得读书人至高荣耀。

    如今因莫须有之罪,声名受污,不仅失去状元之荣,还失去一甲之名,跌入二甲之列,各人都很是唏嘘惋惜。

    而且圣上还特地谕示:他在二甲排名需靠后,并夺入翰林之资,这几乎已将其仕途拦腰斩断。

    大周文官选拔之制,虽然和前朝有所不同,但也有脉络相承之处。

    文官文职,非进士之身,常例不得晋升五品以上,非翰林之身,止步于从三品之前。

    殿试排名二甲中流之后,必定连留京为官都不能,必定要外派为官,通常不过一县令。

    进士不入翰林,还外派为官,因天听疏远,人脉荒疏,很多县令进士,一生都止步六品。

    其中有人升到从五品,都已是极大的机缘,至于四品以上机缘,或人脉背景浑厚,或正经翰林出身,不是一般人能奢望。

    嘉昭帝将林兆和点入二甲末流,而且夺翰林之资,注定他一生仕途,将蹉跎于远州偏县之地……

    就像当初贾琮下场之前,柳静庵曾谆谆教诲,春闱乃科举终途,士人攀附青云之路,不仅风光无比,更加凶险万分,需慎之又慎。

    一个状元之才,就这样陨落了……

    但是在场的三位文官魁首,即便是举荐林兆和入一甲的陈默,都不觉得嘉昭帝的做法,有什么不妥之处。

    因为,本年春闱艰涩跌宕,再也经不起任何质疑和非议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王士伦说道:“启禀圣上,一甲增补一人,并不是难事,会试前十八名之人,皆可权衡入选。

    圣上原先点林兆和为状元,不仅是因其举业才华卓越,更因其出身平易之家。

    点选林兆和为状元,可彰大周科举唯才是举,贵庶同等,清正公允。

    即便荒乡野村之民,只要苦读诗书,才华锦绣,也能得报国之途。

    此举,可免草莽遗珠之憾,以使天下士子归心。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方先生余生请放手 总有一天,你会喜欢我 美女便利店 偏宠小青梅:病娇竹马狠凶猛 天下志之锦瑟无双 校草的娇软青梅她又甜又野! 他心上的小娇软 独占(伪姐弟 1V1) 一弯明月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