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-80(6/29)
如叶雅芙提议的那样,她带着康哥儿同桂花婶子住一间屋子,吴容秉则与张书文暂挤一间屋。张书文没午休,吃完饭后回了趟屋子,同吴容秉打了声招呼后,就出门去了。
一来他的确不只是为护送吴容秉来的,正如他自己所说,也想在这杭州城里寻些机会。二来,他是怕会打扰到吴大哥休息,从而影响到他的状态。
眼下,自然是吴大哥考试最为重要,其它一切都得往后排。
张书文并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寻得到商机,能寻到自然最好,如若不能,也不强求。
但以这样的一个借口出去,以好不打扰吴大哥休息和温书,也不至于令吴大哥心中内疚。
可吴容秉如此心思细腻之人,自然能窥得张书文心思之一二。
既他有这样的心,吴容秉心里领了他这个情,并也记下了他的这个好,也就没开口点破。
“出门在外,书文兄弟还是注意安全。”吴容秉善意叮嘱。
从小到大都是这样,张书文很崇拜这个吴家的大哥,也很愿意听他的话。十多岁少年时期叛逆时,有时候脾气硬起来连父母的都不听,但唯愿意听他的。
说起来也奇怪,这吴大哥劝人的方式总能让人耐下性子来。他说的那些话,总能让人安静听下去。
所以曾经一时,他敬仰崇拜着吴家大哥,见他越来越好,他心里也高兴。
虽然后来他出了些事,而他也因他出事心态崩了,书也不读,只逃避到了县城去学手艺。但也不得不说,吴大哥正是他贵人,引导了他去走一条适合他的路。
他不是读书那块料,再坚持下去,不但徒然,反而还会让他陷入到一种僵局中。
书读得多了,旁的什么都不会,只在家啃老本。若最后能读出名堂来还好,若一直读不出名堂,一辈子也算是耽误在了读书这条路上。
不说旁的地方,就只富阳县那地儿,有多少殷实人家是因读书给读败了的?
朝廷重文轻武,读书人备受尊重,所以,很多人哪怕倾家荡产,也想考出个功名来,光宗耀祖。
张书文虽不是读书的料,但却不迂腐。他懂及时止损的道理。
既走不通读书这条路,他自然得及时掉头,去寻别的出路。
而如今的这条路,正适合他,他也极喜欢。
张书文心里是觉得,如今这条路,也是吴家大哥帮自己选的。所以,他心中对吴大哥就更是崇拜和感激。
他自己心里是把吴家大哥当恩人了的。
“吴大哥放心,我必会注意。”
吴容秉笑容温雅,对眼前这个兄弟,他自不吝称赞之词,只见他笑望着人,夸他道:“书文兄弟之才在木工上,不过学了三四年时间,便能有今日这样的手艺,日后必能成大才。”又说,“朝廷虽重视文人,但也极重视能工巧匠。如书文兄弟这般的人才,日后若得机会,必然也会深得朝廷之重用。”
张书文可没想那么远过,他就只想能让自己手艺再精湛些。再多接些活,多挣些钱。等过个两三年,他能有固定客源了,也可自己开个木匠铺自己当东家去。
什么朝廷之重用……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。
虽不敢想,但他就知道吴大哥说的肯定都是对的,所以张书文立刻应道:“吴大哥所言,我一定牢记于心。”
吴容秉又笑着冲他点了点头后,张书文这才离去。
而张书文离开后,吴容秉便自己大概收拾了一下房间。
这个房间两个人住,他自然不能把一个人的东西占满了整个房间。所以,尽量把